5分鐘瞭解香港地產業

香港早期的城市建設及土地制度

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,英國取得香港成為其殖民地,而當時英國之所以看中香港,主要原因是維多利亞港,英國人當時正在建立一條全球的貿易路線,來運輸他們購買和生產的原材料與產品,英國人需要不向他們徵稅的自由貿易港,而維多利亞港作為天然的避風港,水深港闊,正是英國人的需求。因為英國人將香港設為了自由貿易港,英國人無法從貿易中徵稅,但建設香港又需要資金,但香港卻土地貧瘠而且缺乏自然資源,而英國政府又不願運錢過來,那麼政府唯一可以做的,也是唯一擁有的就只有土地。由此開始了土地在香港發展中的重要角色。

1841年,根據《英皇制誥》,所有土地馬上皆屬英國皇室所有,稱為官地,香港的土地拍賣並不是真的將土地永久出售,而只是出售有期限的使用權,可以稱之為“批地”,而這也確定了現行的土地批租制度,但新界區居民的紅契土地仍保留著清朝政府的地權制度。早期批地年期極長,為999年,而後期縮短至99年,而現時批地年期大多為50年。而由於土地全部屬於政府,政府作為一個壟斷的供應者,為提高土地價格,維護自己利益,限量賣地成為了政府最理性的行為,而這就是高地價政策的開始。

 

香港房地產業的第一次熱潮

在40年代後期,由於中國內地的戰亂以及社會動盪,大量內地居民湧向香港。香港人口急速膨脹,香港人口由1946年的60萬,於1949年激增至186萬,到1959年更超過了300萬,人口的急劇增加使居住成為當時社會經濟中一個嚴重問題。在港九各地,到處出現一些簡陋的木屋。由於木屋區頻頻發生火災,港府於是設立徙置區安置災民。由於居住環境惡劣及嚴重短缺,成為當時香港社會最嚴峻的一個問題。因此港英政府出於人道與社會安定,于1950年成立香港模範屋宇會,由政府撥地,為低收入居民提供廉租房屋,興建之屋苑有模範邨,而於1954年開始大量興建徙置區,後來的徙置屋邨是香港公共房屋的前身。當時,香港除了貿易外,輕工業漸漸崛起,而大量從內地來港的貧窮移民便成為了工廠工人,徙置區可以視作等同于工人宿舍,降低工廠的成本,更有助於香港的出口,其實就是一種補貼出品。另外建立公共房屋可以有助於私人房屋的價格,即有助於政府的高地價政策。1950年代隨人口的激增,大量資本擁入地產業,香港就出現了房地產熱潮。在高地價政策下港英政府可以以低稅率來維持香港的競爭優勢,同時又有收入搞公共服務,為低收入提供一定的保障同時,中產可經投資物業而享受到財富增加的好處,這漸漸便加強了整個香港社會對高地價政策的路徑依賴。

1955年港府修改建築條例,鼓勵新建築物向高空發展,以緩解樓宇供應緊張的困境,樓宇建造高度不再受1903年起實施的普通民房高度以5層為限的規定所限制,新條例准許建築物的高度為街道寬度的1.41倍,每層的高度也由3.66米減至2.74米。而在此之前,若要興建高出5層的樓宇,得報港督和行政局審批核准,在20世紀50年代初,香港超過5層的高樓還只有寥寥10多間。1955年愛國商人霍英東投資興建當時香港最高的大廈-蟾宮大廈,在興建的過程中,霍英東開創了“分層出售”、“分期付款”、“賣樓花”等的售樓方式,為香港地產業發展帶來革命,加速了整個香港地產市場的繁榮,是香港地產發展史上一個里程碑。從此地產業成為香港的經濟支柱之一,占GDP的比重在20%以上,成為香港經濟的“晴雨錶”。

1965年香港股災,香港爆發了銀行信用危機,恒生指數在這次股災跌了四分之一。接著房地產價格暴跌,陷入了戰後第一次大危機之中,許多地產公司倒閉,香港房地產業一直延續到1969年才有所好轉。

 

地產業百花齊放的年代

70年代是香港的地產狂潮年代,香港的華資巨頭,現時的香港四大地產商等便是由此起家,如華人首富李嘉誠,他在1958年轉型投資地產,1971年成立長江實業,1972年於香港交易所上市。同年,當時的香港總督麥理浩制定了“十年建屋計畫”政策,要在1973年至1982年的十年期間,為180萬香港基層居民提供公共房屋單位。1974年,石油危機導致香港股市暴跌,地產業全面調整,香港樓價下跌了三至四成。1975年底開始,房地產市場續漸回升,港府1976年開始地鐵修建計畫,提升了城市土地價值。至1978年,又推行“居者有其屋計畫”,解決二百多萬基層市民的自置居所需要。由此可見當時的高樓價已是嚴重社會問題。1977至1979年兩年間,香港人口由450萬人急增至500萬人,樓宇出現供不應求,屯門、沙田、葵湧等香港新市鎮逐步成型,分散市區香港島及九龍區擠迫的人口密度。這個時期的香港持續快速發展,香港房地產市場達到高潮。

香港的前途問題

直至1981年,中英雙方有關香港問題談判,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將對香港行使主權,令港人出現信心危機。 一年內,香港樓價下跌六成。至1984年9月,《中英聯合聲明》發表,聲明在“一國兩制”的原則下,中國政府會確保其社會主義制度不會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,香港奉行的資本主義制度、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可以維持“五十年不變”。後來市民信心漸漸回升,樓市慢慢再度復甦。另外《中英聯合聲明》限制每年香港土地供應不得多於50公頃,令地本身已經少的土地供應更少,直接把香港樓價推上新高。

1989年,北京的學生運動爆發,部分香港人對前景失去信心,資金人才外流,樓價再度大跌,為刺激經濟及重拾港人信心,當年的港督衛奕信提出“玫瑰園計畫”,決定興建規模龐大的新機場。

十多年內,香港地價上升了二十倍,過高的地價,使只有少數的擁有龐大資本的地產商才能參與土地市場,結果做成寡頭壟斷,造成政府與地價巨頭與數百萬私樓擁有者這共同利益體,而這造成了主權移交後高地價的必需繼續性。而另外企業,特別是中小企也需要高樓價,物業是香港工商業的重要抵押品,中小企往往通過抵押物業向各銀行借貸,流動周轉,高房價令樓成為香港銀行最接受的抵押品,此同時又強化了高地價。市區住宅樓價在1995年,售價約每平方米4萬港元,普通市民難以負擔。

 

香港主權移交後的20年

香港在1997年回歸後,適逢亞洲金融風暴爆發,香港也難免受到波及。首任特首推出的“八萬五建屋計畫”變成胎死腹中。香港地產行業進入了黑暗時期,香港地產市道受到重創,中產作業社會的中堅力量,當中產變成負資產,整個社會的經濟便無法維持。政府唯有在2002年,政府推出“孫九招”,不再興建新的居者有其屋住宅。同時減低土地供應。唯樓價跌勢未止,雪上加霜的是在2002年末出現沙士,人心惶惶。樓價跌至谷底。直至2003年抗疫成功。加上內地對香港實施的有利政策。香港的樓市與經濟從谷底反彈。走出長達6年的經濟陰霾。6年間累計跌幅為62.2%。跌回1991年的水準(61.1),也即是說,從1992年之後買的房子都虧了。

2004年起,香港房地產谷底反彈,當年私人住宅售價指數錄得78.0,隨後,再一次展開逐年大漲直至今日的大牛市行情。即便是辣招、雙辣招、港人港地,以及現時林鄭之“空置稅討論”等等,都沒能阻擋這一勢頭。

2011年,香港私人住宅售價第一次實現了對1997年高峰期的反超,當年指數為182.1,比2010年的150.9大升20.7%。

截至2017年,香港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刷新為333.9,與2003年低谷期相比,14年間漲幅為4.42倍,並且這個勢頭到現在還未停止。與1997年的上一個高峰期相比,又漲了1.05倍。

這14年裡,只有2016年出現了-3.6%的下跌,其它任何一年,即便是2008全球金融危機期間,香港房價也照樣錄得了微微上升,沒有跌價。其間,有3個年份漲幅超過20%(2004年26.6%,2010年24.4%,2011年20.7%)。

 

從香港地產週期可以看到,最佳的購置土地時機往往一閃即逝,過往這些機會每隔五到六年才會出現一次,比如1986至1988年,1992至1994年,1999至2000年。自2008年美股次按危機以來,各國寬鬆的貨幣政策導致房產成為搶手的投資產品。這些購置土地時機越來越難遇到,過往5-6年週期也越來越長。不過地產有強烈的週期性,也意味著,只要投資者在財務上不操之過急,善於把握週期,不僅可以保值,財富還能有不錯的回報。

由於香港土地供應長期短缺,這就令每次的地價波動帶來的價格越來越高,每次的谷底都會比前次的高峰更高。因此,哪怕在最高位買入房屋,只要能熬過谷底,依然會大賺。這也是很多當年的地產發展商累積到世界級財富的原因。但香港的環境在過去幾十年中已經改變了很多,過往成功能報保證未來的回報? 投資充滿著風險,不能拍拍腦袋就輕易做出決定。正因為在這變化多端的投資市場上,資訊繁雜,雷區遍佈,所以任何投資前更需要更縝密的分析。